碳金融潜能加速释放 银行业如何“碳”路未来?

2023-07-28 08:27:50 来源:金融时报

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低碳经济正在我国加速发展。作为资金供给方的商业银行,也不断由传统金融向碳金融转型。近年来,与“碳”挂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,相关企业也开始感受到碳金融带来的支持。

“碳金融的实质在于通过市场化、金融化手段实现碳减排目标。”在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看来,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快速发展将极大地带动绿色金融发展。
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上半年,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碳金融市场,在信贷资源不断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倾斜的同时,多个“首单”碳中和主题债券、理财以及公募基金等碳金融产品纷纷落地,进一步展现了各家银行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热情。


(资料图)

信贷发力

精准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

1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光伏电板,每年可以减少多少碳排放?

近日,ABB集团全球最大制造基地——ABB厦门工业中心“碳中和”园区示范基地项目落成,厂区屋顶安装的10万平方米光伏电板即将投产使用。

“项目投入使用后,园区自用电量有一半可以靠光伏提供,预计每年能减少碳排放1.34万吨,节省用电成本近200万元。”ABB厦门工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说,去年以来,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已为ABB厦门工业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供了超3500万元的融资支持。
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上半年,各类银行均加大了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,资金精准支持了碳减排等相关领域的重点企业。

“减排固碳是农发行的使命所在。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钱文挥此前表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农发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超过两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了17.68%;支持绿色项目共计节约标准煤1400余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当量2700余万吨。

“工商银行通过创新业务模式,支持了水光互补、牧光互补、光伏治沙、风光储一体化等新能源项目,大力推进碳排放权、排污权、林权、水权等权益抵质押贷款。”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上半年,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率先突破5万亿元,总量、增量均创历史新高。

在大型银行的带动下,今年以来,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也走上了绿色金融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

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,兴业银行将能源金融作为重点布局的新赛道之一,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光伏、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。截至6月末,兴业银行在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达1559亿元。

江苏银行将新能源领域作为绿色信贷重点投资方向,每年都有超百亿元的新增贷款投向风电、光伏、储能、氢能等细分行业,清洁能源贷款年均增速超过80%。

投融并举

创新绿色金融产品

在绿色低碳领域,相关企业普遍面临抵质押品不足、融资成本高等现实难题。除了信贷支持以外,商业银行还需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。

“作为一种募集资金专门用于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的债券工具,绿色债券可以将社会资金直接引入企业。”吴琦表示。
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以来,各家银行持续加大绿色债券承销投资力度,以直接融资助力实体经济绿色发展,多个全国“首单”碳中和等相关主题债券相继落地。

今年3月,农业银行牵头主承销全国首单服务碳中和、碳资产、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四大主题的资产担保债券——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碳排放权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,注册规模10亿元,首期发行规模0.62亿元。

“碳排放权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是以碳排放权为担保物的债券品种,填补了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空白。”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,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过程中,势必会有更多的创新业务出现。

“在绿色债券、碳中和债等方面的创新,交通银行也做了一些探索。”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,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介绍称,“交行助力小微企业盘活碳资产,满足其资金需求,在长三角地区同业中,率先为碳科技公司提供碳排放权质押融资。”

与此同时,上半年,银行理财子公司也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展开了理财产品创新。

7月12日,兴银理财推出首只挂钩兴业绿债指数理财产品——兴银理财丰利悦动青云7天最短持有期日开1号固收类理财产品。该产品跟踪“中债-兴业绿色债券指数”,精选优质绿色主体,挖掘绿色债券投资价值。

“接下来,商业银行还可以继续开发创新型碳金融衍生品,推进低碳指数开发创新和投资应用,为碳金融市场提供新型的投融资工具以及风险管理工具。”吴琦表示。

抢抓机遇

推动碳金融业务成熟完善

“商业银行必须围绕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大任务,推动‘双碳’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。”兴业银行副行长张旻表示,兴业银行积极布局能源金融新赛道,以“能源金融”赋能绿色发展,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

2021年,北京银行发布了“绿融+”绿色金融服务品牌,打造涵盖绿色贷款、绿色债券、绿色供应链、绿色金融生态圈在内的点、线、面相结合的立体化服务体系。

“未来,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围绕清洁能源、清洁生产、节能环保、生态环境、绿色交通、低碳转型等领域,高效精准满足客户低碳融资需求。”北京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霍学文近日表示。

当前,发力碳金融虽已成为银行业发展共识,但在业内专家看来,各家银行在碳金融领域仍处于“试水”阶段,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。

“商业银行对于碳金融业务缺乏差异化授信和考核机制,经营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制约。”吴琦表示,“同时,碳金融业务涉及环境、法律和管理等多个领域,需要熟悉碳交易规则和碳市场业务又精通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,但目前商业银行普遍缺乏碳金融专业团队和人才储备。”

在吴琦看来,促进碳金融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,商业银行需要从明确发展战略、加强外部合作两个方面入手。

“一方面,银行要明确碳金融发展战略,加强碳减排和碳交易相关政策研究,适时成立碳金融事业部门,牵头制定碳金融中长期发展战略,统一规划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及推广;另一方面,各家银行也要持续加强碳金融外部合作,包括政府机构、科研机构、非银机构等多方主体。”吴琦建议。

(文章来源:金融时报)

标签:

回到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