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模“传帮带”须建立激励机制

2023-03-06 06:09:50 来源:劳动午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日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中煤三建机电安装公司电焊工沈珠珠在车间里给职工传授焊接知识。淮北市总工会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,面向广大职工开展由劳模工匠领衔的技术交流、技术攻关、技术培训等“传帮带”活动,引领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、锤炼技能,努力打造产业工人技术队伍,不断推动技术创新。(3月3日《安徽工人日报》)

劳模、工匠是企业的宝贵财富,青年职工是企业的希望和未来。企业迫切需要劳模、工匠对青年职工“传”出技能、“帮”出经验、“带”出人才。事实上,现实中很多单位推出了“劳模带徒”“工匠结对”之类的“传帮带”活动。但是,因为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考核,效果不尽如人意。

笔者认为,“传帮带”效果欠佳,一个重要原因是“传帮带”活动缺乏激励机制——不论做得好不好,反正结果一个样:师傅教得好没奖励,徒弟学得差也没惩罚,如此,自然难以让人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。“传帮带”活动要出成效,必须建立激励机制。企业应该跟踪“劳模带徒”“工匠结对”工作的全过程,一方面帮助师傅和徒弟及时解决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一方面严格考核“教”和“学”的效果,并分别给予奖励和惩罚。如此,就会让师傅教的更积极、徒弟学的更有劲,并形成赶学比超、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。

没有激励机制,“劳模传帮带”的效果会大打折扣,甚至沦为形式主义。有了激励机制,“劳模传帮带”才有生命力,帮助更多青年职工岗位成才。

□余清明

标签: 激励机制 给予奖励 必须建立

回到
顶部